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9年1月年節團聚 詐團假「各款親友」名義勾起長輩急切金援的心

農曆春節剛過,詐騙集團也跟著開工,甫上班的大家抽空向家人撥個電話吧!簡單的問候就能繫起溫馨的親情親朋好友們,抽空聯絡一下感情,確認一下你跟長輩「約定的密語」,遇上以「各款親友」名義來電借錢,務必先確認對方真實身分!
    上週臺北市一名張先生接到一通自稱前妻弟弟的來電問候電話,乍聽聲音很相像,便未留心查證,對方並要求張先生加LINE聯繫,待噓寒問暖後,該名「假前妻弟弟」向張先生謊稱急需現金,要求張先生臨櫃匯款救急,然而張先生未進一步確認身分便立刻至銀行匯款新臺幣(下同)5萬元至對方指定的傅姓帳戶,待匯款完畢,「假前妻弟弟」還以LINE來電要求張先生附上匯款明細照片,並表示隔日會還款,不料復翌日早上「假前妻弟弟」又來電表示還缺3萬元,欲向張先生借款,張先生表示已無法再借款了,卻遭對方封鎖LINE帳號,也聯絡不上對方才驚覺遭到詐騙。
    還有一名退休程先生,日前接到一通陌生號碼來電,一接起來對方直稱自己是「外孫女婿阿員」,程先生只知道阿員住南臺灣,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聯絡電話,乍聽聲音跟外孫女婿一模一樣,立刻認為是本人,「假外孫女婿」表示欠人一筆18萬款項,希望程先生幫忙,程先生疼愛後輩心切,表示身上只有10萬元,於是立刻臨櫃匯款到對方指定帳戶,一小時後「假外孫女婿」又來電打算向程先生借款,程先生立刻麻煩程太太到銀行再臨櫃匯款5萬元給對方,但再也聯絡不上「假外孫女婿」了,直到近日家中辦理喪事時遇到「真外孫女婿」,求證後才驚覺「真外孫女婿」並未向其借款,共計遭詐騙15萬元,才趕緊至派出所報案。
此類詐騙手法雖然常見,但民眾千萬不要輕忽,認為自己不會被騙就不在意,如果接獲未知號碼或自稱久未連絡的親友,千萬不要憑聲音就直覺認為是哪位親友,更不要在第一時間就將自己的個人資訊告知對方,刑事警察局呼籲,接到親朋好友傳訊息要求借錢或幫忙匯款,一定要提高警覺並再透過其他管道(如打電話)向本人査證,不要僅以LINE文字或貼圖對話就認定借錢的是你所認識的朋友,平時也應該做好帳號保護,避免多個帳號設定同組密碼,亦不要點選不明網址,建議可以直接電話求證,順道考詢與親友建立的─防詐專屬約定密語,確認身分。
    類似的詐騙的手法在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官方網站、165反詐騙LINE及165反詐騙臉書粉絲專頁上都有介紹,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165查詢。(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