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述
配合臺北市政府「2010垃圾零掩埋、資源全回收」政策,於迪化污水處理廠設置污泥減量設備,透過間接加熱方式將平均含水率80%之脫水污泥乾燥至10%以下,除有效降低脫水污泥清除處理費用及減少週遭環境衝擊外,另可將乾燥污泥進行加工處理,達成污泥資源化之再利用目標,以解決脫水污泥無處可處置的窘境。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一)創新性
- 脫水污泥乾燥過程採間接加熱方式處理,避免直接加熱產生不完全燃燒之空氣污染及CO2排放增加問題,以降低對週遭環境之衝擊。
- 乾燥系統其加熱燃料部分使用來自廠內經厭氧消化後所產生之消化瓦斯,可大幅降低燃料成本。
(二)挑戰性
- 本案乾燥系統規劃設置於迪化污水處理廠廠區北側既有站房,工程施工範圍面積僅170坪,使用空間受限,卻能在兼顧設備管線安置與人員操作動線安排取得平衡,實屬不易。
- 本案迪化污水處理廠廠區自來水、再生水,電力、消化瓦斯及天然瓦斯等介面協調單位眾多,卻能在兼顧本廠設備正常操作與資源分配取得平衡,實屬難得。
(三)週延性
- 污泥減量流程採全密閉作業,且廠房設計採微負壓,並定期針對排放管道及周界進行環境檢測,以符環保法令相關規定及實踐環境友善政策。
- 配合迪化污水處理廠所產生之消化瓦斯及再生水,有效利用既有資源且降低原有操作成本。
工程優良事蹟及顯著效益
(一)優良事蹟
本案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1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設施類第3級)及臺北市政府第3屆公共工程卓越獎之肯定。
(二)顯著效益
- 迪化污水處理廠是全國首座完成污泥乾燥設備之公共污水處理廠,迪化污水處理廠經脫水後之脫水污泥含水率平均為80%,平均每天產生約90噸,依目前清運處理費用(約5,312元/噸)計算,若將乾燥污泥含水率降至約10%,預估約2.1年可回收本案乾燥設備設置成本。
- 脫水污泥經乾燥處理後,其體積大幅減少70%左右,乾燥污泥重量亦為原脫水污泥重量之20%左右,故清運車次由原每日5車次減至1車次,有效降低清運車輛對環境之污染衝擊,以達節能減碳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