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廠於民國87年2月開工興建,92年5月興建完成暨功能試車後,93年正式服務運轉,第一期設計污水處理量150,000CMD,105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後,設計污水處理量提高至240,000CMD。
主要處理本市內湖、大直地區與部分新北市汐止地區污水,並調節汐止南港主幹管污水量,透過越基隆河連絡管,發揮與本市迪化廠污水量互相調配之功能,並將污泥集中至迪化污水處理廠處理,降低污泥處理成本。
內湖廠採二級生物處理方法,處理水經以次氯酸鈉消毒後放流基隆河,部分處理水則經自機械濾器及超過濾(UF)處理系統處理後作為水循環再利用。提供廠區沖洗、植栽用水及民間植栽用水、街道沖洗用水等。
附設休閒運動公園,面積3.8公頃,設施包括公共藝術作品、親水池、攀岩場與極限運動場等。另規劃許多區域種植多樣性的喬木植物及草生植物,孕育出豐富的生態多樣性,根據110年9月調查結果,廠區和公園內調查到植物種類共計62科133種植物。從110年9月調查至111年6月,廠區和公園內調查到鳥類共計11科24種,有紅尾伯勞、棕背伯勞、灰鶺鴒、黃鶺鴒等4種候鳥(屬非常態停留廠區或公園之鳥類),和公園常見鳥類如喜鵲、家八哥、黑領椋鳥等引進種鳥類,及其他公園內常見留鳥麻雀、金背鳩和白頭翁等。
內湖廠廠房之前處理區及行政大樓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核准容量為431.88kW。
- 廠址:臺北市內湖區舊宗路2段2號
- 電話:(02)87919494
- 傳真:(02)87919746
污水處理流程產品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湖污水處理廠於112年2月3日獲得行政院環境部頒發之「產品碳足跡標籤」認證,碳排放量為280g CO2e/m3,彰顯致力對環境保護、減少碳排放之努力,整體預期5年內達成廢(污)水處理服務生命週期中10%碳排放減量之目標。
TAF水質分析實驗室認證
內湖污水處理廠於113年5月取得TAF水質分析實驗室認證,認證項目為懸浮固體、水溫及pH。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內湖污水處理廠於112年11月6日獲得行政院環境部頒發之「環教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環境教育課程介紹
一、讓水變乾淨的魔法屋
1.課程時間:2小時。
2.教學對象:國小低年級。
3.簡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行為都會用到水,你知道這些被使用過變髒的水會流到哪裡去呢?讓我們一同前往這座神奇的魔法屋,來看看污水到底是如何變乾淨的。本課程透過課程介紹、互動遊戲、競賽活動、實地教學,讓學員認識污水處理的相關知識及污水處理廠對於水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二、永續魔法屋
1.課程時間:2小時。
2.教學對象:成人。
3.簡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行為都會用到水,你知道這些被使用完的髒水是從何而來又是從何而去的呢?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和其他環境議題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嗎?讓我們一起透過這座魔法屋了解生活中的水的旅程。本課程透過課程介紹、互動遊戲、實地教學,讓學員認識污水處理的相關知識、水資源來源及循環和永續發展。